三老爷开始听着还叹气连连,听得末了一句,忍不住笑了,敲了敲沈瑞的脑袋,:“倒觉得你同泰哥儿(何泰之)学得嘴油了!”方才揭过此事不提。
因有田家这桩事,沈瑞倒不好同三老爷商议后续事宜,思来想去,还是请了沈洲到书房,与他商议。
他虽对沈洲已没有了什么恨意,且这一年多来,也全赖沈洲悉心教导,得说他能有解元的好成绩,大半功勋是要归于沈洲的。沈洲不愧是多年的翰林,又在国监研过时文,应付科举考试确实极有心得。
沈瑞对沈洲是激的,只是在心底,始终无法同待三叔那般亲近便是。
“我原万料不到贡院还会失火。”沈瑞开便是叹了一句。
他真是万没想到还有这么离谱的事儿,他一向觉得这只有三影视剧才会现这剧情,没想到生活果然是比电影还彩的。在听了沈洲、祝允明等人讲古,他才知这也不是有明以来一次贡院失火了。
但便是有过火灾事件,也不代表这次纯属正常。
有考生在时,考生打翻灯烛引起大火也合常理推断,但这次,是没有考生,又是在白日,未免离奇。
只是这却不是当他来“侦破”的了。
现在他要想的是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事情。
“我原想着,会试之后,加先一两本时文集,可以让青篆声名再上一个台阶,再趁推二叔和工几位大人一二专著。可惜了,这场大火……”沈瑞叹了气,向沈洲,“侄儿见识浅薄,觉得,此番真相大白,青篆或可大红大紫,但这究其源,是贡院官员失职,青篆声望愈愈会成了钉在他们里的刺……”
沈洲颇为欣的,:“我先前还怕你年轻气盛,如今却是放心了。诚然这是难得的将青篆声望推的良机,都无需些什么,顺势而为,就可收仕林声望。然趁着灾变,到底是取巧,不是真个诗词文章名扬天下,这声望也是不稳的。”
见沈瑞频频,他又:“你能看透这后面的凶险甚好。如今,听刘忠刘公公的意思,你这科是中了,但会试之外还有殿试,虽有皇上庇佑,但……朝中无论何时都有邪小人,我们还是不得不防。”
“此番事了,时文还是要的,但只提青篆,不提沈家。我那本杂记原也不过寥寥数篇,不也罢。倒是可以如你先前所想,寻一两本前朝的农书了,既是关系社稷,又不引仕林反。”
沈瑞苦笑一声,他固然想推农书,可更想推的是工程书籍,只是在沈洲这样正统文人中,工程技术只作奇技巧、不务正业罢。
也罢,农书也是最保险的,而且,能推广农书也是一桩好事,填饱了百姓肚,百姓才能安稳。耕容易了,亩产了,才能将劳动力从农事中解放来,从事手工业等其他活计。
沈瑞应下,“就几本农书,再印些时令诀的小册,免费散给京郊各村。”
他看着沈洲,忽又问:“二叔可还愿执教?”
沈洲沉默了片刻,叹了气:“方才我在主院所说也非虚言。原本是想等殿试之后看看情况再回去南城书院的,但如今了这桩事,倒是一时不想回去了。”
他顿了顿,勉一笑,,“这事,其实怨不得田家惊心。只是……”只是经历了乔家以后,他很难对这样的亲戚放下戒心。
当然,他当初去南城书院也不是抱着什么帮衬亲戚的态度去的,是他想有自己的门生,自己的发声渠,大家半斤八两,所以这会儿也怨不得田家不够仁义。
“暂且,教教家中几个弟,整理整理书坊要印的文集也就是了。”沈洲终是。
沈瑞凝视沈洲片刻,:“二叔可想过建自己的书院?”
沈洲不由诧异,愣了片刻,方摇:“刚说你少年老成,这又说起孩话来,书院岂是说建就建的?”
沈瑞郑重:“虽不是顷刻可成,但若是二叔有心,借着青篆东风,咱们又如何建不起一个‘东城书院’来?当然,二叔说不张扬,那便暂时以‘族学’形式,左不过现在学生多是族人弟,若有外人想来,便叫他们‘附学’便是。几位族叔未必不肯留京,也可二叔帮手。”
“二叔有才华,有经验,教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?!去岁童试,二叔也已有了名声,这二年年年童试相累,再有乡试若也斩获佳绩,届时去了‘族学’名,直接改成书院,二叔便任山长,岂非到渠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