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的,是替一个熟人问的。
人家外地人,手也不宽裕,就一万两银还得与人合伙呢,再多也拿不来。
只是人利,是个行就行不行拉倒的脾气,也就给三天时间考虑,若不成,人就要前往杭州那边另寻商机去了。
丁二爷最后并没有答应,但也一没有炸。
好现象。
然后这丁二爷就着人去找寻之前价一万的几位,找来找去,过路商走人了,本地人回老家了,另外一个也无影踪,是一个都找不到。
而这几天店这边,又先后有人来看店。
之前一个正经的样,内认真看了房,然后开始挑病压价,“这地方两厢开门,生意只怕不聚财,我看别人说的一万两也不靠谱,八千两的话还可以考虑,唉,还是再看看吧。”
...
丁二爷忍着踹人的冲动让他了。
后而一个比之前那个更正经。也内看了一遍,完了一脸嫌弃,说四五千两就能买好大一座宅了,而这里,燥燥杂杂实在太吵,他们自住的,伤不起……
丁二爷终于崩盘了,你妹的他才伤不起好不好?
然后又一个来看房的,丁二爷看衣裳下菜碟都没让人门去。
——契书终于签定,丁二爷不错,利,真没拖过三天去。
丁二爷当然自有想法,这家店当初接下时费了好大的劲儿,如今原价转了,姓丁的老觉得被人占尽了便宜。
可不转放手里也没用不说,日日开着门都是费用,虽然说他丁二爷不是赔不起那仨桃俩枣的,但哪怕是一个铜板呢,赔和赚给人的觉,差别真是天上地下。
他就是应该快快,将这家店早手早解,先把银实在到手里,回亏找补,再想个辙把这店再回来,想必也容易得很。
陶家虽是皇商,但再大也是商贾,也得本份行事。何况听那申掌柜的意思,接店的既不是本地人,又不是什么大东家,一个掌柜的熟人,又能能耐到哪儿去。
这可是他的地,让他吃亏,没那么容易。
——只是签字落定后才知,这位与人合伙的新店主,合伙人竟然是陶家……
向申掌柜打听,老掌柜语蔫不详讳莫如的调调。“哎哟,咱们陶家虽然是皇商,把咱家织品送了皇大内去不假,不过咱们东家,还不曾去那墙贵地过呢。但这位主,可是在那墙里留过宿的人呢……”
这话武梁让他说的,老掌柜一开始哪里敢啊,专门到自己东家跟前问了,东家仍让他听姜姑娘的,这才照着说了来。
他可也真不知这话是真是假,说得那叫个战战惊惊。
至于丁二爷听了何想,武梁就顾不上了。店面搞定后,后面筹备开业各项事宜,她都没功夫参与。她已经再次快急驰,奔往蜀中。
所以当陶远逸带着陶三爷来看望武梁时,只见到了丫芦。
陶三爷据说在族里说话很有份量,他此番是代表陶家家长,来表达长辈们对武梁的满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