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!”
李清心中长叹一声,李隆基确实是考虑得太周详了,自己的军队远在沙州,皇甫惟明走时又留了一手,没有将陇右军的军权给自己,在这几边搏奕中,自己成了最弱的一环,所以李隆基才会这么快便派董延光来夺权,其实也是有防备自己倒向太的可能。
“,陛下,这次陇右之战,吐蕃人来势汹汹,我军避其锋芒,诱其腹地再断其后路,一举反败为胜,
长安兴庆内,李隆基在这里设置了政事堂,除每月一次的大朝在大明元殿或宣政殿举行外,其余每日的政事都在这里理,地方狭小,摆不开朝堂,只有相国、侍郎、尚书、卿监一类的主要门负责人来此小议,‘从此君王不早朝’,指的就是这个。
李清指的是清洗皇甫惟明心腹之事,他还来不及,此事极为,也十分棘手,需谨慎小心来理,若一个不当恐怕就会酿兵变。
李清霍地上前一步,手在剑柄上,视着董延光,“姓董的,你休要欺人太甚!”
董延光一阵呵呵冷笑,嘴撇了撇,“你没听清皇上喻吗?即刻起解除你的职务,也就是说你现在已经不是节度副使,是免职!还须办什么移吗?至于你的住,不妨住到客栈去。”
李清也被他的傲慢惹恼了,但他忍着怒气对董延光:“董将军,你来接替我我并无异议,但我还没有和你办理移,你还不是节度副使,再者,就算我们现在办移,可我在鄯州并无住所,你让我连夜搬署衙,那让我住哪里去?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,望董将军考虑清楚。”
李清长长吐了中的闷气,也向边令诚低声:“陛下的意思我懂,但他给我之事我尚未办好,我担心此人若理不好,会坏了陛下的大事。”
想到此,李清吩咐旁亲兵:“去将我的东西都收拾来,将署衙让给董副使君。”
“李都督,既然皇上正式任命我为陇右副使,那你的任期也就完结了,我给你一个时辰,请你将自己的品收拾整理去,我不希望府衙内今晚有两个节度副使。”
他也不理会董延光,转便扬长而去。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“考虑?”
上却半不,只向董延光拱了拱手,淡淡笑:“恭喜董将军了!”
边令诚沉思片刻,又回望了一正在给文职官训话的董延光,心中也暗暗鄙视其为人,但他职责在,不能偏向李清,便:“我虽不知是何事,但从皇上慎密的行棋风格来看,恐怕皇上已经考虑到了,李将军便不用再想了,明日跟我回长安便是。”
董延光却哼了一声,不应和李清的恭贺,他年纪约四十余岁,材细长,长得瘦骨棱棱,脸灰白,颧骨耸,两只蟹向外鼓,且相距很远,斜斜地向上挑着,用一轻蔑而傲慢神从上俯视着李清。
董延光的无礼顿时引来一片嗡嗡声, [page]
边令诚见李清动怒,赶过来劝开李清,将他拉到一旁,低声:“李都督,此事你千万不要心存不满,更不要卤莽行事,董延光在城外三十里有两万驻军,闹翻了恐怕对你不利,再说,皇上自然有他的意,今天晚上你不如来和我住,明日我们一起回长安。”
李隆基的御书房也搬到兴庆,此刻,这位大唐天正坐在御案后,倾听刚刚从陇右赶来的两镇节度使皇甫惟明的述职,述职本很简单,但需要预先大量文案工作,将这一年治下的人、税赋、民生等等各项政绩都汇总起来,先上去,然后,再回答皇帝陛下的一些问题,每年,由皇帝派往各地的使节,如节度使、团练使、观察使、监察御使,以及各地番国的国王、都督都要来京述职,象走灯一样,你方唱罢我登场,这其实更多是一姿态,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。
“也罢,力微休负重,回京后再说,再者,自己一天不京,估计豆卢军将士的封赏也下不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