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组长是研究雷达的,在雷达技术上日夜奋战,终于达到了国外六十年代的水平,这款204雷达的技术水平,几乎和米格-21mf上装备的雷达差不多。
但是,朱组长却不懂飞机,他只是按照601所的要求,把各个电路板设计成确定的形状,可以塞到给他们预留的空间内,而且满足了散热需求等等。
他们设计的目标就是搜索距离30公里,准确截获目标,显示到屏幕上,同时制导己方的导弹。
现在导弹还没出来,也不用说制导了,能搜索出目标来就行,当时在地面上实验做了无数遍,现在一上天就出问题了,原来是地面杂波的影响!
这里的停机坪是硬化过的,水泥地面,秦风捡起一块红砖的碎片来,在地面上蹭蹭蹭几下,画出来了一个三角形。
雷达向下最大的俯视角度,和水面画出两条线来,加上高度,这样就能算出距离来了。
“高度两千,这个是三角形的竖直高度,对面雷达的俯角大概是三十度,这样的话,根据正弦值来计算,斜边就是四千米,我们的雷达搜索距离是三十千米,已经远远地超过了。”
不用高等数学知识,简简单单的一个三角形就能说明了问题。
204雷达,天线上的万向节旋转的角度是一定的,对于亚音速目标,横向机动性强,雷达截获范围方位上宽,俯仰上窄,也就是说,水平方向上它的最大夹角可以达到120度,竖直方向上却仅仅有六十度,这样按照水平线来算,就是三十度,无数的雷达波都打到了地面上,回波肯定也是密密麻麻啊。
现在秦风这么一画三角形,直接就计算出来了,扔掉了手里写剩下的红砖碎片,秦风说道:“要不在电路里面限制一下,减小它的俯角?”
既然向下看会闪瞎眼,那就别向下看啊,增加一个专门的控制电路。
“不,不行。”顿时就有人反对了。
这个雷达天线是用电机带动的,在电路里面控制一下就好了啊,为何不行?
秦风望着这个人,他是专门负责天线一块的,他不断地摇头:“不行,不行,这样电路就复杂化了,我们不能让电路更繁琐,这样故障率会更高。”
如果是后世的雷达,采用的都是数字电路,那只要在程序里面加几条指令就行了,很简单,比如读取飞行高度,低的时候,就让雷达的俯角小一些。
但是,现在不行,这款204雷达不折不扣地采用的是模拟电路,增加一个功能,那就要增加很多的电路,如何和现有的电路综合起来,更是考验技术。
苏联人的装备,单个子系统并不先进,但是合起来却是最好用的,这就是他们整合能力的强大。
现在,己方却没有这水平,再增加一些电路,那说不定进度得拖一年!
要知道,对付亚音速目标,是要两边宽,上下窄,对付超音速目标,雷达波束正好反过来,两边窄,上下宽,这电路必定是相当复杂的。
他强烈地表示反对。
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了,现在却不能用,秦风也皱起来了眉头。
手里拎着飞行头盔,身上穿着抗荷服,秦风和众人一起都在对着机头的雷达天线出神,如果不改变电路,那该怎么解决?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