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百九十一章 临朝首ri(2/2)

安忠顺答应一声,便匆匆去了,张焕这才拿起奏折目录大致看了一遍,从奏折上的时间看,大都是前些天积下来的重要事情,属于他登位后发生之事不过十余件,有江淮转运使刘晏奏请漕运恢复旧、沿途加修仓库;有刑尚书张破天奏请天下大赦、以示皇恩浩;有尚书韩滉奏请组建同业商会、以发展大商业、大作坊,并建议先在广陵、吴郡和余杭三郡试行。

“宣他们来。”

“陛下有旨.”

这时裴佑也表示支持崔寓的观,“谏议并非一定要遵从,合理当从,不合理则不从,现在国事繁多,且事事重大,陛下确实不宜在此时学习礼仪。”

“陛下有旨,宣中书令裴佑、门下侍中崔寓、礼尚书卢杞觐见!”

卢杞也没料到张焕能答应得如此痛快,他呆了一下,又连忙施礼:“臣的第二个劝谏便是希望陛下先不急临朝,应由礼官员教授陛下礼仪,使陛下能懂帝礼,从而威严并重。”

“三位卿请坐!”张焕笑着请三人坐下,随即又歉然对裴俊:“特地将你们召来,耽误你们的政事堂会议了。”

工商、粮、土地、人这四者是一环扣一环,另外还有通、货币等等问题都需要解决,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之事,不过确实可以在江都、苏州一带先试行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张焕默默的看着这本思路超前的洋洋万言书,韩滉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现在是无法办到,在民以为天的前提下,若粮没有大幅度盈余是不可能言商,然而粮要有盈余,一是发展耕作技术以提亩产,其次就是将人逐渐一年两熟的江淮转移,甚至要开发一年三熟的更南方,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给予农民自己土地,使他们是为了自己而粮.

“臣不同意卢尚书此建议。”一旁沉默不言的崔寓忽然声反对卢杞的第二个建议,他站起向张焕施一礼便:“我大唐由治,万机待理,礼仪虽重要,但相对国事却轻,而且臣观陛下昨日临朝,退有序,绝无失礼之,臣以为教授礼仪此时不当。”

这时,门传来了宦官安忠顺的声音,“陛下,裴相国、崔相国和礼卢尚书已经请到。”

的声音传了紫宸阁外,片刻裴佑三人匆匆走了来,向张焕施一礼: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
裴佑连忙欠:“陛下与臣等同时上朝,这才是难能可贵之事,政事堂会议可以晚一举行,但听从陛下第一天的安排,这才是等大事。”

制科是相对于每年闱的常科而言,简而言之,就是临时科举。/p

旁边的东方云手抖了一下,他立刻兴奋的将张焕此令记录下来,裴佑和崔寓对望一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
张焕笑着摆了摆手:“卢尚书是礼尚书,提倡礼仪是他的本职,两位相国倒不必太过于计较,礼仪是要学,但可以稍稍推后再学,今天朕找三位来是想商量一下,能否在今夏开一次制科取士。”

“朕知了,你先放在这里吧!”张焕端起茶杯先喝了一茶,又瞥了一东方云,见他正一丝不苟地准备笔墨,他暗暗,便对安忠顺:“你先去一趟中书省和门下省,请裴、崔二相过来,还有礼卢尚书也一并请来。”

张焕立刻有了神,“卢卿尽直言。”

张焕沉思了片刻便:“朕既承诺不以言获罪,绝不是一时心血来,朕同意卢卿的第一个劝谏,准许谏官随相国觐见。”

张焕笑了笑又问:“不知卢卿的第二个劝谏是什么?”

对于韩滉的这个建议他却十分兴趣,他很快便找到了编号为一百六十二的这本奏折,一打开,韩滉那充满了情洋溢的字中,“臣以为抑土地兼并的本是兴工商,工商兴则民有他养、税有他征,不被土地所困缚.然商人本唯利是图,须加以约束,臣故提商会一案.”

这时,旁边的卢杞对裴佑的之言暗暗冷笑不已,他站起来躬:“陛下,臣有两个谏议要启奏。”

面也是便于皇帝能一目了然,能拣重事情先批阅。

谏官随从相国觐见皇帝一直就是唐制,谏官并不是监督相国,而是监督皇帝,在其言行失控时行劝谏,由善纳谏的李世民首创,并固定下来,但在李隆基后期逐渐废弛,卢杞重提此此事,就是希望张焕不要再独断专行,能够听大臣的劝告。

卢杞瞥了一裴佑:“太宗时便有定制,相国觐见皇上须带谏官随从,后此制度逐渐废弛,昨日陛下下旨,我大唐朝臣不以言获罪,臣为此万分动,既如此,陛下何不恢复太宗旧制,准谏官随相国觐见呢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